校史馆
名师风范
践行是对恩师最深的缅怀——回忆张龙志先生
2016-01-11 17:11  

“缅怀逝者、追思先人”,按照传统,清明这一天,人们会带着对先辈的敬重,上坟扫墓,缅怀先人,庄重地对先辈送上自己的哀思和敬意。即使不能亲临扫墓,人们也会选择其它方式来缅怀那些在人身之路上曾深深影响过自己的先人。

当记者见到陈榜伟先生,并谈起他的恩师、我校原校长张龙志先生时,已耄耋之年的陈榜伟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提到张龙志先生对自己的影响,陈榜伟说了三个词“好学”、“重实践”、“中国化”。

学习永无止境,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

张龙志的好学精神给陈榜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先生常说,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读书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向生产实践、向生产者学习。耳濡目染下,陈榜伟一直奉行这一学习观。

张龙志,1910年7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县。家境贫寒却没能阻挡他的求学志,19岁那年,抱着科学救国的雄心壮志,从榆林一路步行来到太谷铭贤学校求学。铭贤学校是一个教会学校,全英文授课,而他一点英文基础都没有,再加上身无分文,必须靠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维持生活,但他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刻苦学习,读完了中学,并考入了当时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畜牧系。1944年张龙志得到了一次去美国交流学习一年的机会。对于在学问上永远如饥似渴的张龙志,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不甘心就这样回去,想方设法留在美国,硬是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获得了硕士学位。

张龙志不仅在学校里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他还很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向当地的农民学习,向猪场的工人师傅、技术员学习。他几乎走遍了山西的各村各寨,每到一处不仅要对猪种实地勘察,还要同饲养员和技术人员座谈,做到了对山西猪种了如指掌;他每年都要去分布在山西大同、原平、潞城、太原、榆次等地的种猪场同工人师傅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两个月,蹲点学习搞研究。

下基层,要蹲点,不能走马观花

张龙志既是陈榜伟的恩师,也是几十年的同事。在陈榜伟的记忆中,张龙志从不摆架子,十分平易近人,很重视深入基层搞实践。

张龙志不仅自己带头到猪场蹲点搞研究,还要求系里的年轻人也要下猪场蹲点。一次,张龙志找到陈榜伟,问他:“你们年轻人能下去蹲点吗?能蹲得住吗?”陈榜伟回答:“蹲点行啊,有什么难的。”张龙志说,“不是蹲点的问题,是蹲点的时间。不能蹲一个星期就回来。你能不能蹲三个月?而且蹲点不单单是蹲下去,向猪场里的工人师傅、技术员学习,更主要的是还要为他们出主意,这样人家才能服你。”那一次陈榜伟一蹲就蹲了半年。他切身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蹲点的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还在用自己所学帮助猪场、农民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增长了知识。

在张龙志的影响下,不只是陈榜伟,全畜牧兽医系的教师都养成了重实践、重社会服务、重根据实际需要搞科研的作风,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结合国情、立足实际,在地方猪种的基础上选育新品种

张龙志虽然曾留学国外,但他从不崇外。他始终认为地方猪是宝,要重视地方猪种的保护,要在地方猪种的基础上选育新品种。

山西本地猪是马身猪,肉好吃但长得慢。当年,解决温饱为第一要务,人们逐渐放弃养殖本地猪,致使本地猪差点绝种。张龙志四处寻找本地猪的下落,亲自到边远地方甚至深山老林中去寻找。最终,在雁北山区找到了纯种本地猪。他出钱买下了仅存的40多头,养在大同猪场,把本地猪种保存至今。

张龙志十分注重根据国家的需要、地方的实际搞科研,培育适合老百姓需要的猪种。在上世纪70年代,精饲料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避免人猪争食,他开始在17个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在中等营养水平(以现在的衡量水平来讲,属低等营养水平)下长得最快的猪种。经过杂交试验和农村实际养殖调研,最终选定“内巴本”组合(即内江猪、巴克夏猪与本地猪的杂交组合),它增重快、好饲养。最终,它在山西推广率达到90%以上,并在内蒙古、河北、青海、甘肃等省份得到广泛推广。

陈榜伟在自己的教学科研之路上一直秉承恩师重学习、重实践、重国情、重社会需求的精神,结合社会实际,培育了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瘦肉型新猪种。(范晓峰 王丽莎)

版权所有:山西农业大学 地址:山西省太谷县 邮政编码:030801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3号